教育系卓越教育论坛第四期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25-07-09
分享:

       本网讯(通讯员:赵智芳)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赋能青年教师发展。教育系在2024-2025年度第二学期组织了第四期卓越教育论坛,论坛邀请张胜军、汪昌华、李世军、吴秋芬、鲁世秀五位教授开展专题讲座与研讨,教育系相关师生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现场学术氛围浓郁,与会者专注聆听教授们的指导,互动环节中围绕科研选题、教学创新、教学实践等核心议题踊跃发问,五位教授以扎实学养逐一深入解析,形成多维度思想碰撞,为后续教研协同创新搭建起坚实的学术桥梁。

       张胜军以 “选题是科研生命线” 为核心,作了《教育学科课题申报书与学术论文撰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专题报告,他结合 “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高质量乡村教师职前培养机制研究” 等课题案例,解析选题需兼具政策敏锐度与实践价值,强调申报书撰写需做到 “问题聚焦、目标量化、文献脉络清晰”;汪昌华聚焦青年教师发展视角,作了《高校质量工程项目申报专题讲座》,提出“学科特色 + 申报指南+团队协作”三维申报策略,建议以“问题驱动型”逻辑框架设计项目书,明确可量化建设指标;李世军以《道家思想观照下的 <淮南子> 礼乐教育思想》引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穿越千年文脉,以 “道法自然”“礼乐相成” 为哲学支点,揭示传统文化中 “乐以化人” 的教育智慧,结合儿童音乐教育实践,阐释古典哲学对培育儿童灵性与创造思维的当代启示,形成“古籍解读+教育实践”的跨学科研讨氛围;吴秋芬以小学教师发展为例,开展了《专业标准导向的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讲座,从教育部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背景、基本理念、内容体系、实施路径” 四维度展开,深度解读“学生为本、师德为先”核心理念,通过具体案例勾勒“专业理念+知识+能力”融合发展的职业蓝图,引发教师专业定位的深度思考;鲁世秀以 “生命化教育”为理论基点,作了《教育是灵魂对灵魂的润泽与成全 —— 生命化教育的时代呼唤》专题报告,剖析当代教育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强调教育的本质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呼吁在标准化教学中守护个体生命的独特性,为在场师生提供了反思教育使命的哲学视角。

       第四期论坛通过五位教授关于科研选题与学术写作方法论、质量工程项目申报策略、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转化等核心议题,开启了“教授领衔+青年教师组队”的课题协作模式,为青年教师们的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及科研创新等方面搭建发展平台。

 

(审核:洪玉 责任编辑:余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