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华学院“质量工程”项目
建设总结报告书
所在院部(盖章) 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
项目名称 大学语文精品课程
项目负责人 章沧授 李倩
建设周期 3年
教务处制
二〇一二年四月
一、项目概述
(项目基本情况:立项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在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等;)
注:教学团队要详细说明团队建设历史简介,团队简介和团队成员组成(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团队带头人情况(学术造诣、教学情况、工作能力),团队成员具体情况,团队建设目标等。
1、立项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于一体、在整个高等院校教育体系中是为培养学生语文素质和人文素质以及各种综合素质的公共基础课程。在不同专业中,提高学生本专业的人文修养,提高学生对专业职业素质的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是提高各个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育人文精神的人文教育基础课程。
我院由于师资、教学条件等多方面的不足,建校以来,大学语文学科建设一直处于空白,个别系只得外聘教师承担本课程的教学任务。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目前全国许多大学都在调整课程,推行学分制改革,改变本专科教学以往比较单纯的专业培养模式。我院也不例外,2006年9月开始建设大学语文课程,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长足的发展。2007年后,学校确定《大学语文》为经、管、文、等专业学生的学科通修课,2008年将《大学语文》作为校重点建设的公共课程之一。2009年,《大学语文》为校级精品课程,由此,《大学语文》课在我校的教学地位得到了肯定、明确,课程建设也走上正轨。
2、课程作用:(1)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干课程: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逐步由文学知识、语言修养、美感品质的提升,进一步升华为个人人生的高雅志趣;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合作意识和敬业精神等人文素质,使学生毕业后真正能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大学语文能够夯实从业实力,并为转换职业提供必要的条件:大学语文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我适应、自我发展能力。人文和职业素质培养上的缺失导致学生难以适应工作岗位及环境,在激烈的人力竞争中处于“劣势”,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下。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应是单一性的,“复合性”是其必然的要求,这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导向。
(3)大学语文课程是终身教育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要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把握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鉴赏能力为根本任务的大学语文是一般专业学科的基础,起到为学生终身教育奠基的作用。
3、团队整体结构
本课程师资队伍有12人,承担全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任务。学历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均为中青年教师,平均年龄37岁。中级以上职称(含研究生)的教师共12人
学历结构:12位教师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共有5名,占教师总数的42%;讲师7人,占47%。12名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或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共有10人,占到教师总人数的83%。
年龄结构:教师平均年龄为45岁以下;其中35-44岁教师2人,占教师总人数的13%;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13人,占教师总人数的86%。
学缘结构:除高级职称教师外,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主要来源于安徽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等省内外知名高校的研究生。
其中主讲教授、副教授每年每人任大学语文课约1—2个教学班,约100学生,讲师每人每年任2—3个班,约100—150学生,助教每年每人3—4个班,约200人。
目前参与本课程建设的教师基本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研究生以上学历,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较合理,且年度考核均为优秀。
4、团队带头人情况:章沧授教授自1999年起担任安徽新华学院专聘教师,主讲《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等课程。章沧授系中文系教授,原安徽大学文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一直从事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全国韵文学会理事、安徽辞书学会理事。开设的专业课程有:大学语文、古代汉语、中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美学、传统旅游文化等。1993年获国家人事部、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其中在国家重点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八篇,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文化遗产》、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学术月刊》等刊物。出版著作六部:《安徽山水旅游文化》、《中国民俗文化》《汉赋美学》、《先秦诸子散文艺术论》、《山水名胜赋鉴赏辞典》、《汉赋选》。其中《先秦诸子散文艺术论》和《汉赋美学》获安徽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其中刊用于国家重点期刊的有《论(吕氏春秋)的文学价值》、《十年汉赋研究综述》、《论庄子散文的说理艺术》等。
团队主要成员如下:
姓名
性别
专业
职称
担任课程
学历
学位
承担工作
章沧授
男
教授
汉语言文学
学士
教学
程自信
男
教授
汉语言文学
学士
教学
王群芳
女
讲师
汉语言文学
硕士
教学
洪作智
男
副教授
汉语言文学
研究生
教学
孔阳
女
副高
汉语言文学
研究生
教学
唐慧
女
讲师
汉语言文学
研究生
教学
李倩
女
讲师
汉语言文学
硕士
教学
徐亮红
女
讲师
汉语言文学
硕士
教学
赵影
女
讲师
汉语言文学
硕士
教学
张意
女
讲师
汉语言文学
硕士
教学
唐芳明
女
讲师
汉语言文学
硕士
教学
鲍远福
男
讲师
汉语言文学
硕士
教学
五、团队建设目标:1、本课程组近年来的教研活动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革、多媒体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以及大学语文新教材的筹编方面。
2、根据旨在培养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对文学理论教学本着“教、学、练”的互动性原则,重点不在解析篇章结构,重点在读解作品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孕育高尚的人文关怀情操,获得人生启迪,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体现文化素质课程的特色。
3、从2005年起,课程组多名教师积极参与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合作并主编了新视野《新大学语文》教材,教材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