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宋萍萍)近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主办、云南民族大学大学文学院协办的“博雅大讲堂——2025年全国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研讨会”在美丽的彩云之南云南顺利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云南民族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旨在搭建全国高校同行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对话的平台,聚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和科研前沿动态与核心问题,促进全国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同行深度对话、经验分享与协同创新,提高我国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教学和研究水平。我校两位青年教师代表宋萍萍、梁丽娜受邀参会,与来自全国高校七十余位青年教师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这场学术盛宴,并取得了研修证书。
本次研讨会主讲嘉宾均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中享有盛名的学者,有北京大学的贺桂梅、吴晓东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的毛尖、倪文尖、罗岗教授。贺桂梅老师以《当代文学的城乡结构与历史视野:从<创业史>到<宝水>》为题带来开班第一讲,剖析了当代文学中的“城乡结构”与”历史视野”等常见文学形态的载体功能与情感表达路径的文学内蕴。毛尖老师以《向下不超越:从社会主义群戏到21世纪群像》为题,分享了其对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的深刻洞见。罗岗老师以《张爱玲与“中国”,或她的“1945”——重读<我看苏青><中国的日夜>为核心》为题,为张爱玲研究带来更新的诠释视角。吴晓东老师以《张爱玲<异乡记>的多重阐释空间,兼及文本细读的意义问题》为题,提供了张爱玲作品《异乡记》的多重阐释视角,开拓了全新的文学文本诠释思路。罗岗老师以《“远方”的虚妄与实存——从张爱玲的<银宫就学记>谈起》为题,分析了文学作品中的“远方”意象的虚妄与实存之二元对立原理。五位老师的前沿讲座展示了从文本到文化的生态化、从文艺到政治的多维度、从文学到哲学的互动生成关系,是极富有开拓、启发性的研究示范和宝贵交流。
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研讨会已与全国各大高校合作举办多年,在专业领域深远影响并形成了良好的专研口碑。本次研讨会的举办是“新文科”背景下全国高校中文专业加强合作的有力之举,对密切国内高校中文专业教师之间的联系,促进现当代文学课程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本次参会,我校青年教师不仅习得了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的最新成果,加强了行业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增强了继续加强科研活动、提高学术水平的动力和信心,同时也加强了与国内高校同行的交流,汲取了有效的专业课程建设经验,启发了教科研的思路,必将会在具体工作中切实推动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当代文学课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审核:洪玉 责任编辑:余安琪 张婉琦)